如何從四個角度剖析注塑機油溫上升問題?
在注塑加工職業,油溫上升的問題讓我們很煩惱,油溫的上升不只會影響機器的作業,并且還會嚴重影響機器運用的壽命。那我們要怎樣預防注塑油溫的上升?我們要從黏度指數、有無杰出的液壓散熱體系、黏度、其他歸納功能等方面來剖析。
1. 黏度指數(VI)
該目標較直接地反映了油品黏度隨溫度改動而改動的性質,(即油的黏溫特性),油的黏度指數較高,表明該種油的黏度隨溫度改動而改動的程度較小;反之,較大。
國外聞名廠家(如美孚、殼牌等)的抗磨液壓油的黏度指數均為VI≥110,國產高檔抗磨液壓油的黏度指數VI=95左右。而國外生產的的高黏度指數液壓油(HV)和多級發動機機油的黏度指數均為VI>140;國內的此燈油則達不到該水平。
這一點關于注塑機選用國產液壓油的用戶須特別注意。二手注塑機回收?
黏度指數降低將使油所習慣的環境溫度規模縮小,若非運用不可時,應向油品廠家查詢相關材料,須對油的運用規模做適當調整,必要時還應改動設備的相關設定值(如極限溫度等)。
2. 杰出的液壓油散熱體系
關于注塑機液壓油散熱體系(更切當地說應為液壓油溫控制體系)的改進,雖然各廠家選用的詳細方法有所不同,但基本思路卻是一樣的,液壓油散熱器是否有污物堵塞,導致散熱功率下降,必要時清洗散熱器。
3. 液壓油黏度
(ISO VG,黏度單位為mm2/s) 確認液壓油黏度的原則是,在考慮液壓回路作業溫度和功率的前提下,使(用于泵和馬達等元件)液壓油黏度處于最佳規模(16-36x10-6mm2/s);與環境最低溫度對應的短時間冷啟動的黏度≤1000X10-6mm2/s;以及對應于短時間答應的最高走漏油溫90℃時的黏度≥10X10-6mm2/s。
4. 其他歸納功能
因現代注塑機液壓體系的作業壓力較高(≥14MPa),答應液壓油的最高作業油溫也較高(50℃左右),所以為了保證在正常的換油周期內液壓體系能正常作業,就要求為體系所選油的潤滑性、氧化安定性、抗磨性、防銹防腐性、抗乳化性、抗泡性、抗剪切安定性以及極壓負荷性等方面具有杰出的品質。
尤其當選擇代用油時,務必要注意滿意被代用油規范的要求。不然,在設備運用過程中可因油液質量不合要求而出現體系過熱、損壞元件等嚴重問題。